谈点城市行不(二)


在弄堂生活渐渐熟悉之后,我俨然已经成为了1100弄的主人(大致2012年),一个简单的心理变化证明了这一点:以前我刚来的时候,停车不小心就会被划被扎,但现在不一样,哥们是此地主人了,看到外来不认识的车辆停在了不该停的位置的时候,我也恨恨的想去拿钥匙划拿锥子扎。

通过跟老陈的聊天和对弄堂居民的多年了解,我也知道其实这些人早就恨透了这种居住条件,即使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改良,也无法改变"七十二家房客"的混住现状,作为独栋花园洋房的基因,努力适应七户人居住也确实难为了它,而在这个矛盾的冲撞中经过多年的斗争得来的和谐,也混杂着弄堂居民深深的无奈。而这些短暂的和谐也会因偶然一户的结构转变而导致斗争重启。

而且在上海的老洋房体系中,一个有趣的问题是,谁才是"原住民"?这些新旧里及老洋房多半建于1910年至1930年代,那"原住民"到底是1949以前的还是1966以前的?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的历史,而且是那些基本不能被发布的历史,我不想惹事儿这里就不赘述了,由于我身边有很多老上海人都是这些"原住民"变迁的见证者,所以我也收集了很多这样的故事。在了解了这些历史和故事之后,可以客观的来谈一下"原住民"问题以及作为不同物理载体的旧里、新里、花园洋房等问题。
上一页 下一页